一是優化能源結構。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要優化能源結構,構建安全清潔低碳高效經濟可持續的能源體系。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努力控制并減少煤炭消費比重,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合理發展天然氣,大力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發電,增加綠氫生產和消費,統籌源-網-蓄-用,減輕能源系統的碳強度;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二是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推進綠色工業發展和綠色低碳制造。“無工不富”。工業是強國之本,為人們衣食住行游提供產品。開展生態設計,采用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低碳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生產方式,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產業和產品,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尤其是碳循環經濟,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實現產品輕量化、去毒物、碳減排,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三是推進綠色城鎮化。城鎮化是人的聚集過程,也是產業結構優化過程和消費品升級過程。要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城鄉建設由功能分區亂、“生命線”工程缺、建筑物使用壽命短向功能區合理、設施配套齊全、建筑物經久耐用轉變。發展綠色低碳建筑,提升建筑節能標準,采用自然通風采光,推動光伏建筑一體化,實現生活空間宜居適度;鼓勵使用節能節水環保型家電產品,以盡可能少的碳排放支撐居民福祉改善。
四是優化布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以有利于碳達峰、碳中和。優化產業布局,可以從工作園區入手,推動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推動園區產業向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對新入園企業和項目要合理引導,形成特色鮮明、上下游產業配套的企業集群,實現節能節地節水和減材減污降碳的協同和有機統一。科學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和強度,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空間;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自然地貌景觀,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1、本土化服務優勢 國內品牌更熟悉中國建筑規范與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國內樓宇自控...
能耗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 1、實時監測與數據采集 通過智能電表、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能耗...
1、感知層 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等,負責實時采集環境參數。 執行器:如...
國產樓控系統挑戰與應對:破局行業痛點 1. 技術壁壘突破 針對樓控系統IT與OT融合難題,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