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
“通過建筑節能減碳標準提升,邁向超低近零能耗和低碳建筑,我國碳達峰的時間有望提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徐偉在2022年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表示。
“目前,我國建筑運行能耗占總能耗的22%,碳排放大概占了20%,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占比仍會增加。”在徐偉看來,建筑能耗、碳排放量和人口與城鎮化率、建筑面積、建筑用能強度、建筑用能結構等因素緊密相關,“各研究機構認為我國建筑面積將在2030年至2035年內保持增長態勢。”
建筑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的技術路徑有哪些?在看來,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繼續持續提升建筑節能標準;二是加大可再能源的規模化應用;三是多用零碳、綠色電力。
有研究數據顯示,建筑業每增加1萬元產值,至少消耗0.35萬元的建材產品。作為原材料生產的傳統行業,建材行業在貢獻高產值的同時,也產生高能耗、高排放。“過去,建材生產什么,建筑業就用什么;如今,建筑業需要什么,建材就研發什么。”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駐會副會長徐永模結合近些年建筑與建材的供需變化說,“綠色建材是建筑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使用綠色建材,可以從源頭上減碳。”
徐永模稱,目前一些建筑設計院開始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從設計發展到工程總承包,直接參與或組織綠色高性能建材的創新,參與建筑新材料產品研發、產品標準、應用技術規程、建筑圖集、工程示范、應用場景開發、產品與技術示范推廣全過程,加速材料創新成果加速。“例如,西南建筑設計院已經在外墻保溫新材料體系加大了研發和推廣,中國標準化設計研究院也在瓷磚粘接新材料中不斷創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表示,沒有建筑材料的綠色化,就談不上建筑的綠色化、安全性。建材行業與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所有的綠色建材產品最終都要應用于綠色建筑之中。
徐永模也認為,只有建筑業與建材制造業實現產業協同,才能更好實現綠色建筑的節能低碳發展。
記者注意到,裝配式建筑在北京、保定、沈陽等地日益盛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超過25%,裝配式建筑建設面積累計達到24億平方米。
“以遼寧為例,目前,遼寧裝配式建筑占比達26%。沈陽、大連被評為‘國家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全省12家企業被評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祁相國稱,遼寧省以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為抓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采用與綠色發展相適應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動傳統建筑業綠色轉型升級,逐步實現了建造活動綠色化、建造方式工業化、建造手段信息化、建造過程產業化。
在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李叢笑看來,建設裝配式建筑就像“搭積木”。“這些建筑是由一個個集裝箱樣的模塊組成的,從工廠加工完畢后,就可直接調到現場進行吊裝,工期特別快。另外,考慮鋼材90%的可回收率,按多次循環使用,裝配式鋼模塊化建筑隱含碳排放相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可降低20%-30%。”
聞道有先后,文章有遺漏,更多精彩文章: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1、本土化服務優勢 國內品牌更熟悉中國建筑規范與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國內樓宇自控...
能耗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 1、實時監測與數據采集 通過智能電表、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能耗...
1、感知層 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等,負責實時采集環境參數。 執行器:如...
國產樓控系統挑戰與應對:破局行業痛點 1. 技術壁壘突破 針對樓控系統IT與OT融合難題,三水...